查看原文
其他

深读 | 毕淑敏:在世界尽头谈谈人生这场孤独的旅行(赠书)

2017-08-14 毕淑敏 新华每日电讯

要点 | 一分钟速读


★ 人类对地图的爱,融入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。我们从“哪里”来?要到“哪里”去?当“哪里”还未上升为哲学探讨时,首先成了人类努力生存下去的基本功。人们勤勉地把地图刻在石头上、写在莎草纸上、印在书本里……直到现在,出现在电脑和手机屏幕中,已被随身携带。


★“ 现代人内心往往凝结着挥之不去的焦躁。这颗星球上有一些地方,会让你稍慢下来。畏当所畏,安静缓缓升起,沉着即是力量。




来源:博集天卷书友会(ID:bjsyh2013)

作者:毕淑敏


我心知肚明,我与北极点,初见即是永诀。


北半球冬天所有的寒冷,都来自北极。从此,每一次与彻骨冰寒相遇,我都会在心中喟叹:北极点,我与你重逢。


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人,原来我以为北极点相当于地球脑瓜顶上的百会穴。现在我觉得说它是地球脚底板上的涌泉穴,也未尝不可。



北极点并非地球之冠。地图不过是人为绘制,约定俗成。地图是什么?地图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,将地球(或其他星体)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,使用地图语言缩小后反映在平面上,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、组合、联系、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发展变化。


如果您嫌这句话太学术,那么,我换一种说法。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符号、颜色、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、行政区域、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。


如果还觉得麻烦,那么,就请按照你的理解解释地图吧。看到这本书的人,都看过地图。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。”


面对地图或地球仪的时候,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嘟囔或默念这从小铭刻在的短句。此为地图咒,有了它,你才能正确破译地图。我们从未怀疑过它,以为天经地义。




知道自己在山川河流即大自然中所处的位置,是人类自远古以来就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。给事物命名,是原始人的第一种创造性的行为。绘画可能就是第二种。绘制地形并加以标志,留档并告知同伴,是古老的保命大法。


目前发现的最早地图版本,见于1.4 万年前的古人类留在洞穴岩壁上的标记。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地图,是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古巴比伦人绘制于公元前2800年的泥板地图,也就是距今将近5000 年的古巴比伦人心目中的世界的模样。大地是圆形的,周围盘绕着环形河流,他们自己,处于大地中心的位置。


人类对地图的爱,融入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。我们从“哪里”来?要到“哪里”去?当“哪里”还未上升为哲学探讨时,首先成了人类努力生存下去的基本功。


人们勤勉地把地图刻在石头上、写在莎草纸上、印在书本里……直到现在,出现在电脑和手机屏幕中,已被随身携带。



中国对地图之学,自古重之。《汉书》《史记》里曾常常提到地图,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,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帛绘地图。


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世界地图,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拿给徐光启看的,名叫《坤舆万国全图》。那张图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,为当时世界上的通用绘图法。世界为何通用此绘图规则?


“上”不仅仅是一种方位,而且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。一、苍天在上,神明在上,星辰在上,人的头颅在上,故以上为尊。二、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远远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,人类文明后期的发展,主要集中于北半球,故北为上。三、古人很早就使用北极星定位。当你面向苍穹朝着北方寻找这颗星时,仰面的那个点,落到纸上,自然而然就被画到了上面。


这几个理由看起来很雄辩,不过直到16 世纪,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所绘地图,并无统一的方向感,而是遵循自己的法则,各行其是。


由于不同文明所尊崇的人和事物有所不同,在早期地图中,代表尊崇位置的地图上方,便五花八门。不过西这个方向,代表着日落与黑暗,比较不受人待见,从未被设为上方。



古埃及的地图以东为上,他们信奉太阳神,认为日出方向,必须放在巅峰。早期伊斯兰教的地图,南为上。因为大部分信徒都生活在麦加以北地区,抬头朝向麦加方向,故把南方作为顶端。


中国的地图,曾以南为尊,然后变作以北为上。宋代保存下来的一些石刻地图珍品,如《华夷图》《平江图》《地理图》《长安城图》《禹迹图》《九域守令图》等,均以北为正上方位,和后来世界地图法则不谋而合。不过出发点不是先见之明,而是历代帝王多定都北方,皇帝的“宿舍”,当然不能放在图之下端。


真正把北方当作地球地图之顶,只是近几百年的事儿。人们常以为这是探险家哥伦布和麦哲伦启动的大航海时代,需要仰望北极星导航,故以北为上。


真实而更强有力的理由,来自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。1569 年,墨卡托出版了他的新版世界地图。借助投影画出来的航海图,第一次计算进了地球曲率,从此给予远航深海的船舵巨大帮助,再不会跨越超长距离的海洋而偏离航道。


在墨卡托的地图上,北方为上。此图一言九鼎,方向之争从此一锤定音。


不过,科学家们非常煞风景但头脑清醒地跳出来提示我们:在宇宙中,其实并没有“上”或“下”这样的概念。



2016年9月,伦敦大学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的宇宙学家们,以迄今为止最严密的分析,验证了宇宙学的一项基本假说,即“哥白尼原则”——宇宙在大尺度下是均质和各向同性的。


用通俗点的话来说,从大尺度来看,宇宙是没有特定方向的,无论你朝哪儿看,宇宙基本都是相同的。哈!原来上北下南……是历史和人的心理联手,加上实用需要,共同做的一个局。


不过,口诀念得久了,也就具有了某种塑形神力。人们对于在地图上比自己所在位置更靠下的地方,会不由自主地比较忽视。


澳大利亚人常常对此感到不平,乐见出版以南为上的另类地图。不管怎么说,地图上北下南的规则就这样保留下来。


1973 年,美国宇航局发表了一张图片,是宇航员在太空中所拍摄的地球图像。图片很美,不过,由于拍摄角度关系,图片显示南半球朝上。怕引起地球人头脑混乱,美国宇航局干脆决定将此图片做个180 度倒转,调整为北半球向上,以符合人们的习惯性审美。



若是人们能像孙悟空一样蹦起来,从外太空看地球,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,像一张大煎饼似的平铺开,来自同一片宇宙尘埃,众星球一律平等,描画起来,都是可上可下的。


说了这么多关于地图的话,为了证明“地球之巅”可分属于两极,并无头颅和脚丫子之分。至于“高极”,则毫无争议地属于珠穆朗玛峰。


我年少从军,守卫过中国那块最高的国土,见过白雪皑皑的重峦叠嶂,听人讲过世界有三极的说法,知道南北两极也有无尽冰雪。


我坚信,在冰雪里,有比人类久远得多的时间冻凝着。只是那时候的我,绝不曾想到今生能有机会到达另外两极。


而今年过花甲,竟然踏上北极点,错愕惊喜。多少也明白了方向这类名词,皆人为设定。既然是在一颗圆球上,任何一个人站立起来,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个点。


我至今未见过极之美的创始人曲向东先生,他深得孟子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”之精髓,开创了让更多普通国人走出国门,探索地球两极的轻探险事业。


现代人,内心往往凝结着挥之不去的焦躁。这颗星球上有一些地方,会让你稍慢下来。畏当所畏,安静缓缓升起,沉着即是力量。


祈愿这本写北极点行程的小书,能传达出北极的旷达和冷静于万一,让你从中感知从容平和、身心俱安的美好。


我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分解为磷、钙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,每个人的存在至深处,不过是一些信念与感怀的综合体。将它们记录下来,是多么有趣的事儿啊。某种程度上,似在死亡的黑斗篷下,变出一朵小野花。



65岁的毕淑敏成功登上北极点——工作人员反复测量后,确认位于北纬90度0分0秒的一块巨大浮冰。至此,她已经走过全球73个国家,足迹遍布七大洲四大洋。 就让我们在世界尽头谈谈人生这场孤独的旅行。


快按以下规则参与互动

赢取粉丝福利大奖吧——



福利时间(赠5本)


1、谈谈看过本文您的感想,请留言;

2、评论获数排名前5(至少20赞)的读者,每人免费获赠一册,定价49.8元/册,我们包邮哦。近一月内已获赠其他图书的,则依序递补;点赞数相同时,以截屏时排序为准,不设并列。

3、评论统计截止时间:2017年8月16日12时;

4、本公号将不定期开展粉丝福利活动,敬请关注!



本期荐书

书名:《破冰北极点》

主编:毕淑敏

定价:49.8元,购买链接点“阅读原文”

出版:湖南文艺出版社



监制:易艳刚 | 责编:刘晶瑶   实习生禚俊南 | 校对:赵岑

破冰北极点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